Thursday, June 4, 2009

父亲节快乐

本月二十一日,

就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了~


祝爸爸父亲节快乐~~

Monday, June 1, 2009

老人与我

傍晚,
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快餐厅裡,总共有三个食客:一个老人、一个年轻人,还有我。或许是因为食客不多的缘故,餐厅裡的照明灯没有完全打开,所以显得有些昏暗。我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裡独自小酌,年轻人则手捧一碗炸酱麵,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,与老人相邻。我发现,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麵上,因为他眼睛的餘光,一刻都未曾离开过老人在桌边的手机。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。我看到,当那个老人再次侧身点烟的时候,年轻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机,并最终装进他上衣的口袋裡,试图离开。老人转过身来,很快发现手机不见了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,然後立即平定下来,环顾四周。这时候年轻人已经在伸手开门,老人也似乎明白了什麼,他马上站立起来,走向门口的年轻人。我很替老人担心。我认为,以他的年老体衰,很难对付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。没想到,老人却说:「小伙子,请你等一下。」年轻人一愣:「怎麼了?」「是这样,昨天是我七十岁的生日,我女儿送给我一部手机,虽然我并不喜欢它,可那毕竟是女儿的一番孝心。我刚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,可是现在它却不见了,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。我的眼花得厉害,再说弯腰对我来说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,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?」年轻人刚才紧张的表情消失了,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对老人说:「哦,您 别着急,我来帮您找找看。」年轻人弯下腰去,沿着老人的桌子转了一圈,再转了一圈,然後把手机递过来:「老人家,您看,是不是这个?」老人紧紧握住年轻人的手,激动地说:「谢谢!谢谢你!真是不错的小伙子,你可以走了。」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。待年轻人走远之後,我过去对老人说:「您本来已经确定手机 就是他偷的,却为什麼不报警?」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长,他说:「虽然报警 同样能够找回手机,但是我在找回手机的同时,也将失去一种比手机要宝贵千倍万倍的东西,那就是──宽容。」
【读後感想】:(现代人 缺少的就是宽容心 觉得做错事 一定要受到相当的逞罚如果敞开心 原谅别人 给它个自新的机会 是不是会让对方更铭记在心呢?这问题 值得思考!!

网路文章

Tuesday, October 21, 2008

匿名信

匿名信。。。

所谓的匿名信就是没有署名的信件。而匿名信是起源于一些小人物,为了达到攻击敌人而捏造的假证据,并想利用他人之手 “干掉”敌人,从而达到杀人于无形的效果。但是,这些写匿名信的人真的可恶吗?可恨吗?其实小宝觉得不然!!

为什么呢?其实这些,人称写匿名信的小人,他们也有他们的角色扮演。他们讨厌一个人,想尽办法想要制对方于死地,从而写匿名信去攻击敌对人士,这是没有错的。从这些写匿名信的小人的思想角度来说,他们这样做~错了吗?

但真正可恶之人,其实有两种,第一种人是听信匿名信所言,并加盐加醋再去散播;第二种人是不加以追查,但已先入为主及自以为清高者。

这第一种人的可恶之处,只在于唯恐天下人不乱,并乱把罪名加在别人身上,但除此之外,他们其实罪名也不算很大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这样做,其中可能有很多因素,可能是他们已被收买,贪污,已与人狼狈为奸,或想得到当权派的赏识,而给予敌人莫须有之罪名。他们这样做莫非是想攀到事业的巅峰,并把那些“有可能(或还没确定)”,在自己成功道路上将出现的敌人毁灭。但这些人最终将会成功吗?如果宁愿听信谗言,而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部属杀灭,那不就等于自断手臂?

其实小宝觉得最可恶者,莫过于那些不加以追查,并先入为主及自以为清高者。历史就证明了这点。以前中国的明朝之所以灭亡,就是崇祯皇帝听信了宦臣的进言,及皇太极的离间计,把当时成功挡下清朝八旗军的袁崇焕革职查办,进而明朝也开始走向了灭亡。但不知悔改的崇祯皇帝当在煤山自缢前,还说了:“亡国不是他的错,而是群臣误了他”。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常见,一些人听信了自以为可值得信赖的人的话后,就不假思索的下判断。你们说这些人如果真的被打败时,是值得同情的吗?

从前的名君,康熙皇帝,八岁即位,刚亲政不久及不够经验的他,也因看了 一些大臣的“奏折”后,误信了一些谗言而误杀了几位大臣。这件事马上就被孝庄太皇太后知道后,孝庄还把康熙训了一顿!!并说奏折里的东西是最不可信的了。要知道从前的人都会这样想了,现代的人还不知进取,重犯相同的错误,那岂不就会和崇祯皇帝一样自毁前程了吗?
此部落格内容乃作者呕心沥血之个人创作,纯属分享,翻印必究。作者转载之文除外。